1963年,在北京遠郊區(qū)的深山溝里有個村莊叫海棠峪,村里有戶農民有兩個女兒,大女兒叫金雁,二女兒叫金玲,都是中學畢業(yè)生。金雁在城里當小學教師。一天,她放假回村,看見村里變化很大,社員們都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轟轟烈烈的農業(yè)生產建設中去了。她內心十分興奮,連家也沒回就跟著大伙兒一道干了起來。她想起黨和國家的號召,人民對青年人的期望,于是決心申請回鄉(xiāng),參加農業(yè)生產勞動。妹妹金玲是在母親嬌生慣養(yǎng)下長大的,她受到富農表嬸錢氏的資產階級思想的影響,害怕勞動,貪圖享受。她嫌棄山區(qū)的生活,于是錢氏就趁機在平原地區(qū)的馬坊村為她找了婆家,結了婚。金玲嫁到富村馬家坊后,并不是像她想的那樣一切都是坐享其成。馬坊的社員們一樣要靠辛勤的勞動,才能獲得豐收的果實。她的丈夫趙明理,是個糊里糊涂的小伙子,富農錢氏叫他給金玲送彩禮,他就借了一屁股債買了彩禮送回來。為了還債他聽信錢氏的蠱惑倒賣糧食,結果受到村領導和社員們的批評。不久,海棠峪揭露了富農錢氏的破壞言行,提高了金玲和趙明理的覺悟,使他們認清了資產階級思想的毒害,和富農錢氏劃清了界線,走上了正確的道路。姐姐金雁回到家鄉(xiāng)后,積極參加改造山區(qū)的戰(zhàn)斗,她在老貧農、黨支部委員老耿頭的領導下,與村里的青年們一起,搞起海棠嫁接蘋果的科學試驗。母親的不滿,富農的挑撥,以及試驗中的困難都沒有嚇倒她,反而使她的革命意志更加堅強了。最后,她們終于使海棠嫁接蘋果試驗成功。之后,她又和村里的年輕人一起,到深山里開荒生產,投入新的工作。